禪宗是漢傳佛教最顯著的特徵。舉凡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甚至音樂建築,無一不深受影響,中國之外,日本、韓國、越南亦莫不深受浸染。禪宗文化可以說是認識東亞文化最重要的窗口。本次研習營透過禪學思想與寺院文化兩大主題,希冀能提供對禪宗文化有興趣的青年學子一個認識禪宗思想與文化的門徑。
| 時間 | 活動內容 | 
|---|---|
| 8:00 ~ 8:20 | 報到‧開啟鏡頭、課前準備 | 
| 8:20 ~ 9:20 | 學員小組報告主持人:曾堯民、簡凱廷 | 
| 9:20 ~ 9:30 | 開幕式
 | 
| 9:30 ~ 11:00 | 專題演講主持人:林鎮國(政治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 中國禪宗的特徵小川隆(駒澤大學總合教育研究部教授) | 
| 11:00 ~ 11:15 | 休息時間 | 
| 11:15 ~ 12:45 | 第一場講座主持人:鄧偉仁(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 唐末五代的禪宗發展歷程初探柳幹康(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准教授) 諸說並立──早期禪宗的發展樣貌曾堯民(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助理教授) | 
| 12:45 ~ 14:00 | 午餐時間 | 
| 14:00 ~ 15:30 | 第二場講座主持人:徐聖心(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宋代契嵩的護教論土屋太祐(新瀉大學經濟學部准教授) 元代禪淨合一思想探析吳孟謙(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 
| 15:30 ~ 15:45 | 休息時間 | 
| 15:45 ~ 17:15 | 第三場講座主持人:陳玉女(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 禪宗在日本:人脈網絡與相互觀看的歷程劉家幸(成功大學不分系助理教授) 蘭溪道隆與鎌倉建長寺郭珮君(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 | 
| 17:15 ~ 18:30 | 晚餐時間 | 
| 18:30 ~ 20:30 | 小組討論時間 | 
| 時間 | 活動內容 | 
|---|---|
| 8:20 ~ 8:30 | 報到‧開啟鏡頭、課前準備 | 
| 8:30 ~ 9:30 | 學員小組報告主持人:曾堯民、簡凱廷 | 
| 9:30 ~ 11:00 | 第四場講座主持人:林韻柔(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詩魔:宋僧文學文化蒲傑聖(布朗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晚明佛教在日本:黃檗宗寺院概說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 
| 11:00 ~ 11:15 | 休息時間 | 
| 11:15 ~ 12:45 | 第五場講座主持人:李玉珍(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保我黎民:臺灣殖民時期寺廟的迎神驅疫闞正宗(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晚明清初文字禪:三峰派之雙軌、多元化論述張雅雯(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博士後) | 
| 12:45 ~ 14:00 | 午餐時間 | 
| 14:00 ~ 15:30 | 第六場講座主持人:果鏡法師(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佛教數位人文研究──從佛寺志談起洪振洲(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教授) | 
| 15:30 ~ 15:45 | 休息時間 | 
| 15:45 ~ 17:15 | 專題演講主持人: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維摩方丈與隨身叢林:宋僧庵堂道號的符號學闡釋周裕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 | 
| 17:15 ~ 18:30 | 晚餐時間 | 
| 18:30 ~ 20:30 | 小組討論時間 | 
| 時間 | 活動內容 | 
|---|---|
| 8:20 ~ 8:30 | 報到‧開啟鏡頭、課前準備 | 
| 8:30 ~ 10:30 | 神聖空間的多元觀看:以五臺山為例主持人:洪振洲(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教授) 跨域與轉移──五臺山信仰的形成與傳播林韻柔(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晚明五臺山書寫──以山志與遊記為中心簡凱廷(台大中文系助理教授) | 
| 10:30 ~ 10:45 | 休息時間 | 
| 12:00 ~ 12:20 | 綜合討論主持人: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 
| 12:00 ~ 12:20 | 結業式主持人: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